追寻ARM的起源——Acorn电脑简史 作者:蓬岸 Dr.Quest 编号:20498012 创建于:2016-01-13 06:06:02 修改于:2017-10-01 01:10:58 -------------------- 译者注:在玩树莓派(Raspberry Pi)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接触到一款 之前从未听闻的系统,RISC OS。而启发树莓派开发的,则是一款80年代的家用 电脑BBC Micro,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昔日的英国IT巨人Acorn,而树莓派所使用 的ARM处理器的发明者也是Acorn。作为一家企业的Acorn已经不再存在,但其遗 产却仍深刻的影响着今天的IT行业。以下内容,翻译自维基百科英文版的Acorn 词条Acorn Computers (Lin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orn_Compute rs) 许多时候,Acorn被称为“英国的苹果”,或是被认为是像仙童公司那样的创业催 化剂。在2010年ZDNet上由David Meyer所列出的“十大陨落的IT巨人”,Acorn中 排名第九。Acorn的产品是日后许多英国的IT专业人士的启蒙老师,相比美国硬 件产品商业上的成功,Acorn的产品在技术上往往更胜一筹。 早期历史 1961年7月25日,Clive Sinclair创办了Sinclair Radionics来进行例如计算器 之类的电子产品开发和销售。后来,由于Black Watch电子表的失利,以及此时 计算器由LED显示屏转向LCD显示屏的趋势,Sinclair Radionics公司遇到了严重 的财政危机,Sinclair向全国企业委员会(National Enterprise Board,简称N EB)求助,但这使他失去了Sinclair Radionics的控制权。此后,Sinclair拉拢 Chris Curry与之一起离开Radionics公司并创建了剑桥科学公司 (Science of Cambridge,简称SoC,之后更名为Sinclair Research)公司。1978年6月,SoC 启动了一项名为Mk14的微型计算机项目,Curry希望继续参与MK14的开发,但他 无法说服对此持不同意见的Sinclair,因此Curry从SoC离职。在Mk14项目的开发 过程中,Curry的朋友Hermann Hauser在一次访问SoC办公室的过程中了解了这一 产品并逐渐对此项目产生了兴趣。 (Image: https://pic1.zhimg.com/d3c3856e483083e59ad35681e816a774_720w.j pg?source=d16d100b) 剑桥处理器公司(1978-1983)Curry和Hauser在1978年12月5日创办了剑桥处理 器公司(Cambridge Processor Unit Ltd,简称为CPU))来实现他们的计划。 不久CPU公司获得了一份技术咨询合同,威尔士的Ace Coin Equipment(ACE) 公司委托他们设计一款基于微处理器的赌博机控制器。ACE项目启动时的办公室 就位于剑桥4a Market Hill。开始时该项目基于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SC/M P处理器开发,但不久就改为使用MOS Technology的6502处理器。 微电脑系统 CPU不想浪费在SC/MP上的投资,但又不想让CPU维护两条产品线,于是在1979年 成立了Acorn Computer Ltd来负责SC/MP后续的开发和销售,基于SC/MP的Acorn System 75也就成了Acorn Computer Ltd的第一款产品。起名为Acorn(橡果)的 寓意,是希望微电脑业务能像落地的果实那般生根发芽,而另外的一个缘由,则 是Acorn Computer与Apple Computer在电话黄页上几乎可以排在一起,并且更靠 前。 (Image: https://pica.zhimg.com/bbf47fa4496c5fababd6bab8eea975aa_720w.p ng?source=d16d100b) 几乎与此同时,CPU公司与Andy Hopper共同成立了一间名叫Orbis的新公司来将H opper读博士期间的发明的Cambridge Ring网络系统商业化。但不久CPU公司决定 将Hopper挖过来做经理,因为Hopper可以将CPU的产品推荐给剑桥大学计算机实 验室。于是CPU公司收购了Orbis公司,并且将Hopper的Orbis公司的股份置换为C PU的股份。随着Acorn品牌的不断成长,CPU公司逐渐转变角色成为控股公司,而 Acorn Conputer逐渐接手产品的开发工作。与此同时,Curry与Sinclair产生了 分岐并正式离开了Science of Cambridge,但他并没并没有立即加入Acorn,而 是在稍晚才成为CPU的雇员。 由Sophie Wilson开发的Acorn Computer,即后来的Acorn System 1,是一款为 工程和实验室用户设计的半专业计算机系统,有着非常低廉的售价(时价约80英 镑),同时这款产品也吸引了许多热爱钻研的计算机发烧友。Acorn System 1是 一款非常小巧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两块板卡组成,一块上面包括LED显示、键 盘和磁带接口,另外一块包括中央处理器等其它计算机部件,几乎所有的处理器 信号都通过Eurocard接口进行连接。 System 2将System 1 上的CPU放在一个19英寸的EuroCard支架上,从而使系统可 以支持更多的选配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System 2一般包括一个键盘控 制器、一个外置键盘、一个文本显示接口,以及一个包含了BASIC解释器的磁带 操作系统。 System 3 增加了对软盘的支持,System 4有着更大的外壳,和第二个部软盘驱 动器,System 5与System 4基本相同,但将CPU升级为新款的2MHz 6502处理器。 Atom(原子)Science of Cambridge在1979年5月开始启动Sinclair ZX80计算机 的设计。可能是受此影响,Curry计划启动面向消费市场的Atom项目。Curry和另 外一个设计者Nick Toop在Curry位于Fens的家里开始Atom的开发工作。此时Acor n Computer已经完成合并,Curry也开始在Acorn全职工作。 虽然Curry想进军消费市场,但包括工程师们在内的Acorn的另外一派,则希望远 离消费市场,他们认为一个致力于实验室设备领域的计算机公司生产家用电脑会 对公司形象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降低成本并说服对Atom持怀疑态度的公司成员, Curry请工业设计师Allen Boothroyd设计了一款同时可以作为Acron System电脑 外置键盘的Atom电脑外壳。然后将System 3的内部元件放到键盘里面,就构建起 一款在80年代早期非常典型的廉价家用电脑Acorn Atom,Atom的市场表现相当不 错。与此同时,代号Prophet(质子)的商用电脑也推向了市场。 为了加速软件开发,他们还在Market Hill建造了一个专用的局域网Econet。后 来Econet支持被内建在Atom计算机中,在1980年3月的一次计算机展览上,8台联 网的Atom演示了文件共享,和远程操作等功能。 BBC Micro和Electron(电子) 在Atom上市之后,Acorn计划推出更新型的16位处理器产品来替代8位的Atom。经 过意见纷耘的讨论之后,Hauser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一款具有极大扩展能力的 基于6502的计算机:Proton。Acorn的技术人员一直都不怎么待见Atom,而这一 次,他们认为终于有机会做“正确的事情”。 (Image: https://picx.zhimg.com/a589a72bd6f4044cd275e1c371909696_720w.j pg?source=d16d100b) 质子项目的一个开发提议是Tube,一个可以扩展第二颗处理器的专用接口。这样 ,面向大众市场的6502机型就可能扩展更高级也更贵的处理器。Tube可以将数据 处理的任务交给第二颗处理器,而6502则更多地进行IO方面的工作。Tube在后续 的Acorn处理器开发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1980年初,BBC的继续教育部门曾设想推出一些计算机普及节目,这一设想成 为了后来的一部ITV纪录片,《Mighty Micro》,在此片中,来自英国国家物理 实验室的Christopher Evans博士预测了即将到来的微电脑革命。此纪录片带来 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以至于成为议会对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英国 工业部对此节目的兴趣。同时BBC企业集团也看到了与此节目一同销售电脑的商 机,BBC工程公司授命起草一份适合于此节目配套的电脑规格。 因为英国工业部要求选用国产电脑的压力,BBC最终选择了Newbury Laboratorie s生产的NewBrain电脑。这一选择也表明了名义上独立的BBC其实也面临着来自政 府的压力,Newbury是一家隶属于全国企业委员会(National Enterprise Board )的官办企业,并与工业部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一选择也颇具讽刺意味,Ne wBrain项目最初是作为Sinclair Radionics的开发项目,而Sinclair希望在Scie nce of Cambridge开发MK14的决定,则是导致Curry离开SoC公司并Hauser一起成 立CPU公司的最初起因。在Sinclair离开Radionics并加入Soc之后,NewBrain项 目被国家企业委员会转移到Newbury名下。 在1980年到1982年间,英国科教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 DES)启动了微电子教育计划,借此来推广微处理器的概念与教材。从1981年到1 986年间,在工业部的资金支持下,英国本土的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向学校提供一 系列电脑设备,BBC Micro则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脑设备之一。在该计划中, 学校可从BBC Micro,ZX Spectrum或者Research Machines 308Z三款电脑中选择 一款半价购进。于此同时,科教部还另外追加投资,用以提供更多的电脑器材, 包括软件、计算机应用项目,以及教师培训课程。 虽然Newbury在NewBrain上投入了大量的开发资源,但很快他们就宣布他们并不 打算生产NewBrain,也就是说无论是科教部的电脑普及计划,还是BBC的电脑规 格,都无法按期完成。BBC的纪录片原定于1981年秋季放映,因此也被推迟到198 2年春季。BBC为此开始接受其他生产商提供建议方案,而Curry和Sinclair也在 此时了解到BBC的计划。BBC的人员在参观Acorn公司并观看了Proton的演示之后 不久,与Acron公司签订了生产普及型电脑的合同,Proton被命名为BBC Micro并 于1981年12月发布。1984年4月,由Acron生产的BBC Micro获得了女王科技奖(Q ueen's Award for Technology),并赞扬Acron“在开发微电脑系统的同时创造 了许多新功能”。 (Image: https://picx.zhimg.com/6dbeec935e93dff1f635f3d6e2a5be85_720w.j pg?source=d16d100b) 1982年4月,Sinclair发布了ZX Spectrum,Curry构想推出Electron(电子)电 脑来竞争200英镑以下的廉价电脑市场。此设计在很多方面都像是BBC Micro的精 简版。Electron使用了一块Acorn设计的自由逻辑阵列(ULA)来还原大部分的功 能,但在投产时却遇到了ULA供货短缺的问题,虽然1983年八月Electron就已经 开始销售,但是直到1983年的圣诞促销季Electron的供货量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Acron在1984年解决了ULA产能的问题,并获得了新的生产合同。因为Electron的 种种曲折,使之无法超越BBC Micro model B的知名度。 2008年,英国电脑保护协会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纪念BBC Micro的活动 ,一些BBC Micro当年的创造者也参与了这次活动,Sophie Wilson讲述了Herman n Hauser当年如何欺骗了她和Steve Furber同意在不到五天的时间内制造出一台 实体原型的故事。此外在2008年一些前员工也组织了纪念Acorn成立30周年的活 动。 (Image: https://pic1.zhimg.com/db03da0723fb962206c6e5af473e4be5_720w.j pg?source=d16d100b) 1983–1985: Acorn 电脑集团 BBC Micro的销售非常顺利,依靠BBC Micro的销售Acorn的利润从1979年的3000 英镑飙升到1983年六月的860万英镑。在1983年9月,在清算CPU公司的股份后Acr on以Acorn Computer Group plc身份进入未上市证券市场,而以Acorn Computer s Ltd作为其微电脑部门。其最低投标价为120英镑,使该集团拥有了1亿3500万 英镑市值,剑桥处理器公司的创始人Herman Hauser和Chris Curry在新公司中拥 有的股票价值则分别为6400万英镑和5100万英镑。 新的RISC架构早在开发Atom之时,Acorn就曾经思考过6502处理器之后的发展路 径,在1985年时基于65816处理器开发的16位Acorn Communicator就是其中的一 个例子。 1981年8月12日,IBM PC正式发布,虽然IBM发布过类似BBC Micro这样针对电脑 爱好者的机型,但是IBM PC真正擅长的领域却是商用市场。1983年初IBM推出了P C的后续型号XT (eXtended Technology),同样在商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 响,而其他厂商推出的一系列基于Z80处理器和CP/M操作系统的电脑也在商用市 场上展露头角。商用机市场的可行性及高溢价让Acron认为进入商用机市场的时 机已到,Acron计划基于已有的技术开发其商用电脑方案,其设计中的工作站电 脑包括了BBC Micro主板,Tube接口和用以支持CP/M,MS-DOS和Unix(Xenix)的 第二块处理器芯片。 (Image: https://pica.zhimg.com/e55e8a733294ab1799eece5e048beaaa_720w.j pg?source=d16d100b) Acorn Business Computer设计方案需要使用第二块处理器与BBC Micro平台协同 工作,Acorn也因此需要在选用的每种处理器上实现Tube协议,在1983年他们仍 然没有发现合适的处理器来接替6502芯片。因为需要使用到许多多周期不间断指 令,举例来说,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的中断响应速度很慢,因此在BBC Micro的 6502处理器上很容易处理的通信协议,68000却无法正确处理。基于国家半导体3 2016芯片的Acorn Business Computer 被命名为剑桥工作站,此机型于1985年开 发完成并上市(使用Panos操作系统)。在1986年的广告中,展示了此工作站在 办公场合中的使用。并宣称只需3480英镑(不含税)便可获得类似大型主机的强 大功能,广告中的文字内容则提到此工作站可以使用大型主机所使用的编程语言 ,通信功能,并提到作为替代选项,也可以使用协处理器将BBC Micro升级为工 作站。这台机器最终表现出来的性能让Sophie Wilson和Steve Furber认识到内 存带宽的重要价值,同时4Mhz的6502处理器也大大限制了8Mhz 32016处理器性能 的发挥。Apple Lisa的上市让Acorn的工程师们认识到他们需要开发一款窗口化 的系统,而不是简单的使用2~4Mhz的6502系统实现图形功能,Acorn需要迁移到 新的架构。 (Image: https://picx.zhimg.com/32875488b7bc5702620da129b55774b4_720w.j pg?source=d16d100b) Acorn调查了市面上所有现成的处理器试图从中找出合适的候选者,但在他们测 试完所有的处理器后,仍然没有发现适合他们的产品。Acorn决定创建一款新的 架构,在伯克利RISC项目白皮书的起发现,Acorn正式决定设计他们自己的处理 器。他们参观了凤凰城西部设计中心(Western Design Center),正是在西部 设计中心,6502处理器由单人公司高效的设计并更新着,Acorn的工程师Steve F urber和Sophie Wilson意识到设计处理器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源和尖端的研发设施 。 Sophie Wilson开始着手研发指令集,以BBC Basic编写模拟器并将其运行在一台 装备有第二块6502处理器的BBC Micro上。这将说服Acorn的工程师们这将是正确 的出路。当然在他们继续接下来的开发之前,他们必须等待更多的资源,此时Wi lson需要向Hauser解释接下来的计划,一旦开发计划被批准,将会成立一个新的 小组并将Wilson的原型以硬件的形式实施出来。 1983年10月,Acorn RISC Machine计划正式开始,到1987年,Acorn已经位置花 费了500万英镑。而曾为Acorn提供ROM和定制芯片的VLSI Technology, Inc则被 选为半导体合作伙伴。1985年4月26日,VLSI生产出第一片ARM芯片,被命名为AR M1。ARM1最初的用途是用来作为BBC Micro的协处理器运行芯片开发所需的仿真 软件,它曾被用于支持芯片 (VIDC, IOC, MEMC)的开发,以及加速ARM2开发时 所用到的CAD软件。开发者可以通过ARM评估系统试用这款新的处理器,于BBC Mi cro和PC兼容的开发系统也在规划之中。ARM的广告宣传更加针对技术专家而非消 费和教育市场,在广告正文中用大量文字列出了详细的技术规格。Wilson随后以 ARM汇编语言重新编写了BBC Basic解释器,因为Wilson对在设计指令集时的深入 了解,ARM版BBC Basic的代码十分紧凑,也是其成为测试ARM模拟器的极佳工具 。 (Image: https://picx.zhimg.com/eb6ebff8b174b2eaf05c9393ec2721e4_720w.j pg?source=d16d100b) 在ARM处理器开发计划的背后,1985年Olivetti控股Acron的谈判也在秘密进行着 ,这一切并没有告知开发团队,直到谈判结束之后。1992年,Acorn的ARM处理器 再次获得女王科技奖。Acorn RISC OS操作系统的开发也在此时达到顶峰,操作 系统开发员工达到200人。Acorn C/C++也在此时通过商业渠道发行给给开发者, 用来编译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 资金问题1984年是Acorn转折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上市的Acorn面对的是其家用电 脑产品需求的崩溃。在这一年中Atari被出售,苹果电脑濒临破产,Acorn则被其 持续的产能问题所困扰。 Acorn Electron在1983年就已上市,但由于ULA的供货问题,Acorn无法充分利用 1983年圣诞节的促销季,即使成功的营销活动和电视广告赢得了30万份订单,但 马来西亚的供货商只能提供3万台机器,市场对Electron的强烈需求终成泡影, 家长们购买Commodore 64和ZX Spectrums作为孩子们的圣诞礼物。1984年Ferran ti解决了产能的问题使产量达到预期,但是Acorn与供应商的合同却没有提供足 够的灵活性以应对销售量骤减的情形,大批Electron陆续交货,而Acorn的困境 则由此开始,大约有25万台Electrons被挤压在仓库中,而他们不得不支付一笔 额外的仓储费用。 在这一阶段Acorn还花费了大量资金储备用于新产品的开发,BBC Master在此时 刚刚开发完成,ARM项目则正在进行中,Acorn Business Computer花费了大量的 开发工作,但最终也打了水漂,只有基于32016处理器的版本上市销售(以剑桥 工作站的名字)。试图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将BBC Micro推向美国市场的工 作则被证明是一个漫长、昂贵且徒劳的过程。所有与BBC Micro一同销售的产品 都需要减少电磁辐射水平并通过相关测试。MMC Micro在美国的运营大概花费了2 000万美元,NTSC制式的BBC Micro的销售却一直不见起色。唯一值得欣慰的是BB C Micro在1984年的电影《女超人》中得以亮相。 1985–1998: 归于Olivetti旗下 严峻的财政状况一直持续到1985年2月,此时已经有一位Acorn的债权人提出了清 盘申请。在短暂的协商后,Curry和Hauser在2月20日与意大利电脑公司Olivetti 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49.3%的Acorn股份以1200万英镑转让给Olivetti,这挽 回Acorn之前六个月高达1100万英镑的损失。此次收购中Acorn的估值仅为2500万 英镑,较巅峰时的1亿9000万英镑相比缩水了1亿6500万英镑。1985年9月,Olive tti曾一度持有79%的Acorn股份,1996年7月,Olivetti宣布出售14.7%的股份给 雷曼兄弟,并将自己持有的股份减少到31.2%。雷曼兄弟表示,计划转售股份给 其他投资者。在完成收购的同时(1985年12月),Acorn用户杂志在其新闻栏目 中公布了面向OEM客户的“Communicator”电脑。作为Acorn对国际电脑(Internat ional Computers Limited,简称ICL)“One Per Desk(每张书桌)”倡议的回应 。Acorn Communicator电脑配备有16位的65SC816处理器,标配128K内存,并可 以升级到512K,以及额外依靠电池供电的非易失性内存。Communicator具有多任 务操作系统,四个内置ROM插槽,并预装有基于“视图”的软件。另外,Communica tor还有电话功能、配套的通信软件和带有自动应答、自动拨号功能的调制解调 器。 1986年2月,Acorn宣布停止美国市场的销售,并将剩余的美版BBC微电脑以125万 美元的价格销售给Datum的子公司,位于德克萨斯的“Basic”,“Basic”原是一家 墨西哥制造商,生产西班牙语版本的BBC微电脑(配备有针对南美市场改装的西 班牙语键盘)。同事Acorn关闭了他们在马萨诸塞省温本(Woburn)市的销售办 公室。 BBC Master和Archimedes(阿基米德)1986年2月发布的BBC Master是一款相当 成功的产品,在1986年到1989年间,Acorn总共卖出了20万台BBC Master,这款 售价为499英镑的机型主要面向英国的学校用户发售。在此之后BBC Master的一 系列改进型也陆续推出,比如Master 512,配备有512KB内存和80186处理器,并 与MS-DOS系统兼容,而Master Turbo则装备有65C102作为第二颗处理器。 第一款ARM架构的商用产品是ARM开发系统,可以作为第二颗处理器通过Tube接口 连接到BBC Master上来为新的系统编写程序。ARM开发系统售价4500英镑,包括 了ARM处理器,4MB内存,一系列开发工具,以及增强版本的BBC BASIC。Archime des系统包括三块重要的辅助芯片:VIDC,MEMC和IOC,而ARM开发系统里并没有 包括他们。这三块芯片最早出现在一款外形与ARM开发系统类似的开发平台,仅 在Acorn内部使用的A500附加处理器中。 基于ARM的第二款产品是1987年发布的Acorn Archimedes台式电脑是,它比IBM的 RISC电脑PC/RT晚了18个月,却是第一款使用RISC处理器的家用电脑。Archimede s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爱尔兰都很流行,并且其功能也要比当时的大多数家用电 脑都产品强大很多。Archimedes在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都有投放广告,其中有一 版广告展示了RISC OS 2系统的桌面设计图,展示了应用程序目录软件,以及添 加在窗口中的广告文字。不过,绝大多数的家庭用户仍然选择购买Atari ST或者 是Commodore Amiga来升级他们老旧的8位微机,而Archimedes则更多的被用于学 校和教育环境。不过短短几年后的90年代初,微电脑市场就逐渐进化为由PC主导 的世界。Acorn仍然继续生产Archimedes的升级机型,包括一款笔记本(A4)及1 994年推出的Risc PC,最高级的型号曾经安装有超过200Mhz的Strong ARM处理器 ,教育用户、技术专家和发烧友是这一阶段Acorn电脑的主要购买者。 (Image: https://pica.zhimg.com/8379fe31e13d682d7ebebae38d4c7559_720w.j pg?source=d16d100b) ARM公司VLSI,在作为Acorn半导体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一直在负责为ARM处理器 即支持芯片寻找更多的应用途径。Hauser的Active Book公司开开发了一款新的 手持设备,而ARM处理器的开发者们则位置开发了ARM处理器的静态版本,ARM2aS 。 苹果先进技术小组成员与Acorn的接触,开始于一款外形类似与Apple II,名叫M bius的原型机开发计划。Mbius实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ARM RISC架构对于未来 某些特定的产品非常具有吸引力。苹果曾经考虑将Mbius作为他们未来电脑产品 的基础,但因为害怕与自家的Macintosh电脑竞争并导致市场定位不清,很快Mbi us计划就被放弃。Mbius团队对ARM处理器的寄存器做了少许改动,而他们的工作 原型也在诸多基准测试中展示出惊人的性能。 后来,苹果开始为Newton开发一种全新的计算平台,新的平台在耗电量、成本和 性能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并且要求该平台可以全静态操作,而时钟可以在任 何时间停止,在当时只有Acorn RISC Machine能够几乎满足这些要求。但此时的 ARM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设计需要集成的内存管理单元,而之前内存管理 功能一直是由MEMC支持芯片提供,Acorn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将这一功能集成进ARM 处理器。 苹果和Acorn开始合作开发ARM处理器,并决定成立一家新公司来完成他们的开发 计划。1990年11月,之前开发ARM处理器的Acorn先进研发部门从Acorn分离出来 ,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ARM公司,1996年时,Acorn集团和苹果电脑公司各占ARM 股权的43%,而VLSI既是ARM的投资者,也是低一个获得ARM授权的芯片厂商。 Acorn Pocket Book 1993年Acorn决定贴牌销售Psion Series 3 PDA,命名为Acorn Pocket Book,晚 些时候又推出了Acorn Pocket Book II,Pocket Book基本上相当于预装的软解 略有不同的Series 3,而其市场定位是针对学童的廉价电脑,而非商务工具。从 硬件上,Pocket Book与Series 3没有不同,而预装的应用程序却不一样,比如 说Pocket Book没有内置日历和日记应用,而将其作为选装软件通过软盘提供。 另外一些程序则被重新命名: “系统” 改名为 “桌面” , “文字” 改名为 “书写 器” , “试算表” 改名为 “算盘” , “数据” 改名为 “卡片” 。 (Image: https://pic1.zhimg.com/e0ad02d53c8a411697350b3fc60e2347_720w.j pg?source=d16d100b) 机顶盒1994年Acorn成立了新的分公司Online Media,成立Online Media则是为 了能赶上当时视频点播(VOD)的热潮,新的交互电视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 点播视频节目。1995年9月,Online Media搭建了用于剑桥数字互动电视实验所 需的视频点播服务。英吉利电视、剑桥有线(现在是维珍媒体的一部分)和高级 通信模块公司(ATML)试验通过建立广域ATM网络将电视公司和订阅电视服务的 家庭连接起来,从而提供包括远程购物、在线教育、软件点播和万维网服务在内 的多种信息服务。这一广域网使用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的形式架设,其交换机安 装在剑桥有线既有网络的路边接线箱中。Olivetti研究实验室是Hauser和Hopper 成立的另一家公司,他们负责开发测试所需的一项新技术,使ICL生产的视频服 务器能够通过ATML的ARM交换机提供服务,这项测试开始时提供2Mbit/s的入户带 宽,并逐步增加到25Mbit/s. 这项测试中,订户使用的是Acorn Online Media机顶盒。测试开始的六个月使用 到10个VOD终端;第二阶段则将覆盖面扩展到100户家庭和8个学校,一共在实验 室中使用了150台终端。其他的一些组织也在这时加入进来,包括国民威斯敏斯 特银行,英国广播公司,邮局,乐购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 BBC教育部测试提供广播内容点播给中小学校,作为一项新的服务。教育在线也 在这时成立,提供开放大学电视节目和教学软件等内容。Netherhall学校则得到 一台便宜的视频服务器,并作为测试服务内容提供商运营这台服务器。随后安格 利亚工业技术大学也以相似的角色加入此项目。人们希望Online Media能够逐渐 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1995年,Online Media发行股票并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但 预期中的视频点播热潮却从未真正到来。 NewsPad 1994年欧盟发起NewsPad项目,致力于开一套通用的机制,用于新闻的创作和发 行,以及将新闻电子化的发布到用户的设备。该项目的命名和格式则是受到亚瑟 ·克拉克与史丹利·寇比力克1968年所发行的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启发。 Acorn赢得了开发消费设备和接收器的合同,并提供了一款基于RISC OS的触摸屏 平板电脑作为试验。这款设备的尺寸为8.5x11英寸(220x280cm),从1996年开 始在西班牙的Ediciones Primera Plana试用,在巴塞罗那的试点仅仅持续到199 7年,但平板电脑的样式和ARM处理器架构的影响力则可能一直延续到1999年Inte l公布的WebPad/Web Tablet计划中。 (Image: https://pic1.zhimg.com/7f57de8c2ae8972ba8603bec0d9eae31_720w.j pg?source=d16d100b) Xemplar教育1996年,Acorn和苹果电脑英国分公司共同签订了一项名为Xemplar 和合资计划,此计划希望向英国的教育市场提供电脑及相关服务。1998年的一项 调查发现苹果和Acorn电脑在当时的英国小学和中学中,分别占47%和三分之一。 1999年,Acorn以300万英镑的价格将其剩余的Xemplar股份出售给苹果,而Xempl ar也重新命名为Apple Xemplar Education直到2014年结束运营。Acorn教育和后 来的Xemplar教育都曾经积极的参与乐购在英国的“Computers for Schools”计划 ,从乐购购物时所收集的优惠券,也可以通过这项计划交换成电脑硬件或软件。 威尔士办公室多媒体与移动设备计划(Welsh Office Multimedia/Portables In itiative - WOMPI)开始于1996年,这其中规定了选择多媒体选项的威尔士学校 会收到由RM独家提供的多媒体电脑。这妨碍了其它供应商及全国计算机教育顾问 委员会的工作。 网络计算机 1995年,BBC2台在《The Money Programme》中播出了Larry Ellison的采访,Ac orn Online Media的执行总监Malcolm Bird意识到埃里森所表述的网络计算机基 本上就是一台Acorn机顶盒。在甲骨文公司于Olivetti、Hauser以及Acorn进行最 初的讨论之后,Bird带着Acorn的最新款机顶盒被派往旧金山。在此之前,甲骨 时已经认真的与包括Sun和苹果在内的电脑生产商探讨过将各自的NC原型机进行 合并的合同。业内也有传言说,甲骨文希望自行开发参考设计。在Bird到访甲骨 文之后,Ellison也访问了Acorn并于Acorn达成一笔新的交易:由Acorn来定义NC 参考标准。 (Image: https://picx.zhimg.com/9b250069ded62b0ba1cfa3167aa1a51a_720w.j pg?source=d16d100b) Ellison希望能够在1996年2月发布NC,而在Acorn,NC由Sophie Wilson负责,到 1995年月中,NC标准草案准已备就绪。1996年1月,Acorn和Oracle之间和合同细 节也已敲定,产品PCB设计完成并随时可以投产。1996年2月,Acorn Network Co mputing成立,1996年8月,他们发布了Acorn Network Computer。人们希望网络 计算机可以打开一片广阔的新市场,而Acorn Network Computing将成为这一市 场的主角,无论是销售自家的产品,还是从其他制造NC厂商所支付的授权费中获 利。为此,Acorn的两大项目都围绕着新的“消费设备”操作系统展开,Digital半 导体则于ARM一起开发名为Galileo的新款StrongARM芯片,包括SA-1500和SA-150 1两款产品。Galileo的主要特点是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CPU、内存等等)提供 服务质量保证(QoS),以确保每个进程的资源不受其他进程的干扰。SA-1500芯 片的亮点除了比现有StrongARM更高的时钟频率外,更重要的是其媒体协处理器 (Attached Media Processor或称AMP)。随着SA-1500的推出,Galileo第一阶 段的目标宣告完成。 (Image: https://pic1.zhimg.com/045fee857ef4d4859138092db8f2beda_720w.j pg?source=d16d100b) 在将机顶盒和NC业务拆分成独立的公司之后,Acorn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分公司——A corn RISC Technologies(ART)来开发基于ARM处理器的软件和硬件技术。 1998–2000: Element 14 1998年上半年,Acorn的管理层都在积极运作ARM Holding plc的首次公开募股, 这次募股在1998年一年中为Acorn带来了1800万英镑。Stan Boland在1998年6月 接替之前的David Lee,开始担任Acorn Computer的CEO,并开始对Acorn核心业 务进行审查。 1998年9月,审查结果显示公司在前九个月损失了900万英镑,这一结果导致了公 司的大重组。为了减少损失,工作站部门被关闭,人员减少了40%,代号为Phoeb e的的Risc PC 2项目也在接近完成之时取消。Acorn决定集中力量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数字电视市场开发机顶盒;其二是开发高性能媒体DSP芯片和软件。 (Image: https://pica.zhimg.com/28f1664d25d5af10228e8b2cb96ebc41_720w.j pg?source=d16d100b) 为了专注于这两项业务,Acorn聘请了一批来自意法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工程师, 并以这批工程师为核心,花费200万英镑在布里斯托尔成立了新的芯片设计中心 。Acorn同时开始转让之前在工作站市场中的利益,Eidos的创始人仅用50万英镑 就获得了PC系列的授权。10月,他们将现有机型的销售权以及工作站渠道的供货 权转让给Castle Technology。第二年1月Acorn将自己在Xemplar Education所占 的50%股权卖给苹果电脑,同年三月,RISCOS Ltd购得开发和发行RISC OS的许可 。 1999年1月,Acorn Computers Ltd改名为Element 14有限公司(仍由Acorn Grou p plc控股),这一变化反映出企业的性质已经发生转变,并于当年Acorn Compu ters知名度最高的教育市场保持距离。公司曾经考虑过改用其他名称,但http:/ /e-14.com (Link: http://e-14.com) 的网址在改名计划公布前就已经注册。 在此期间,ARM Holding的股价一路飞涨,而Acorn Group公司在ARM所占的24%股 份的价值已经超过了Acorn Group的资产总额,这种状况导致Acorn的股东们要求 Acorn出售其在ARM Holdings的股份以收回投资。 摩根斯坦利添惠集团(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Group)新成立的MSDW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在1999年的5月向Acorn Group plc的股东们提出一项换股方案,将 股东手中每5股Acorn Group股票置换为两股ARM股票。股东们接受了这项提议,1 999年6月1日,MSDW以2亿70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Acorn Group。这次交易使Aco rn Group plc从证券市场退出,而Acorn所持有的ARM股票则被分配给Acorn之前 的股东们。 作为MSDW收购方案的一部分,机顶盒部门(大概有30个员工)被以209,000英镑 出售给Pace Micro Technology,而DSP业务则在1999年7月26日被MSDW以150万英 镑净资产的价值由Stan Boland买断。 新独立出来的Element 14则试图吸引风险投资,之后获得了来自于Bessemer Ven ture Partners, Atlas Ventures和 Herman Hauser的Amadeus Capital Partne rs共计825万英镑第一轮投资。 2000年2月Element 14的猎头成功的招募到一批来自阿尔卡特的资深数字用户线 路(DSL)工程师,其中包括模拟前段和数字IC设计师,以及精通非对称DSL(AD SL)和超高速DSL(VDSL)的xDSL调制解调器软件专家。他们还一同收购了位于 比利时梅赫伦的工程中心。这反应了公司的方向从媒体转向到DSL市场。 之后Element为像加拿大NBTel这样的电信公司开发了使用普通电话线的IPTV系统 ,并继续开发DSP产品直到2000年11月,Element 14被Broadcom以3亿6600万英镑 收购成为其DSL业务部门。 (Image: https://picx.zhimg.com/38abb7753c5ddb66d6342b3e43b7212c_720w.j pg?source=d16d100b)